发布时间 : 2025-03-26
文章热度 : 974
自从315之后,编辑部门口的小游戏生意一直处于下滑趋势,直到最近出现了游戏打五折的公告。吃着折扣游戏的时候,脑中不禁冒出一个问题:如果某些游戏商家可以随意调整游戏内容,那是否也存在给游戏添加不当元素的现象呢?答案是肯定的,尤其是对于不少玩家来说,欧美的DEI(多元、平等与包容)内容就属于这种“猛料”。它带来的负面效果,类似于过期食物,令人感到不适。
游戏开发者在自家作品中添加内容,这本是制作过程中的常规操作。除去DEI等内容,游戏的创作本质上就是制作者情感与思想的结晶。不过,如果添加内容过度,也可能产生心理上的不适,“心理不适”的代价则常常是因题材问题而被投诉下架的例子比比皆是。最近,有一款叫做《监寓》的游戏便是如此。
这款游戏于今年1月上线Steam,随即在Taptap上开放了预约。虽然预约情况一度火爆,但最终不能抵挡的是,它还是以飞快的速度被玩家们逐渐遗忘。最近,这款游戏经过一段时间的沉寂后再度引起关注,然而冒出的方式却令人哭笑不得——它“死了”。而在Taptap和B站相继下架的同时,Steam商店仍为其保留了一丝生机,让我得以窥见其制作的初衷。
在Steam的介绍中,游戏的内容已被制作组修改。原本的简介颇为过激,掺杂着明显的诱导意味,假如有人敢在现实中如此表述,恐怕立刻就会被警方关注。从下方的标签来看,这款游戏是一部真人实拍的“影游”(全动态影像游戏),并且还包含“恋爱模拟”的标签,显然可以归类为“完蛋类”游戏。
根据游戏的简介,《监寓》讲述了一名玩家每日巡视公寓,并向神秘组织提交住户信息的故事。这样的情节设定似乎有些耳熟,中心主题便是通过监控获取信息,最终却发现自己也被他人监控,这不就是一种反乌托邦的场景吗?这样看来,《监寓》确实与《不要喂食猴子》有相似之处,但由于其为真人实拍,视觉冲击力更强。
然而,这款游戏被标注为“恋爱模拟”并在其宣传图中加入擦边内容,导致玩家感到困惑——这究竟是精神续作,还是另一种形式的游戏?同时,关于“监控”这一敏感话题,配合真人拍摄的元素,似乎让人不由得想到了“铁窗泪”的情感。其宣传片在网络平台的播放后,引发了网友们的质疑和不满,最终导致游戏在Taptap上被频繁举报,结果直接下架。
虽然游戏的实际剧情尚未推出,但由于初版简介的内容过于炫目,以至于社交媒体上的一些用户开始共鸣,甚至发出一致的批评声音。这款游戏的命运显然与近期的清理风暴息息相关。而我目前正在享受的五折优惠,也恰似制作人在其作品中加入的某种“隔夜菇”的结局。
许多玩家能够接受《不要喂食猴子》的玩法,自然也会容忍擦边内容,然而二者结合后的《监寓》却因为“偷窥论”的噱头而引发争议。这一论点似乎不是游戏的主题,而更像是游戏中反派的台词。可惜的是,这段内容在初版简介中照搬使用,造成的后果远比“隔夜菇”要抽象。在我看来,一个出色的游戏应当蕴含制作者独特的思想,即便是《鬼泣》系列也不乏“恶魔也会哭泣”的哲学探讨。
总之,涉及游戏内容的修改,往往基于制作者的主观意图,甚至可能与娱乐本身毫无关系。这让我们反思,在深入体验游戏时,是否能避免无意识地接受不当元素的侵蚀。随着越来越多作品的推出,玩家的判断能力变得尤为重要。或许我们需要在享受游戏时,时刻保持警觉,尽量避免被“猛料”所迷惑。
在此,作为游戏爱好者,建议大家关注并体验适合自己的作品,避免误入不合适的内容。相信在J9九游会的陪伴下,大家能够找到更优质、更具正面影响的游戏体验。